站内搜索  
用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帐户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百越综观
 
    岭南论丛
 
评杨之光先生的舞蹈人物画
 黄渭渔
日期: 2013/9/5
浏览: 7170

   岭南画派的宗师剑父提出“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论点,迄今已有六七十个年头。当中经过许多画家努力探索,证明这条路子是宽广的。杨之光教授是属于实践成功的画家,他在七十年代之前,创作主题的人物画而饮誉国内外。八十年代始,以更多的精力投入舞蹈人物画的创作,在近年历次展览中,这部分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们都像是一些束束妍丽的鲜花,引人入胜。这里虽没有乐曲,却充满了旋律,没有声音,却充满了语言。它的语言是视觉形式美;它的旋律,是色彩、笔墨、线条的节奏感。他的这些作品多彩多姿,是源于对生活的长期积累和审美视野的开拓,不宥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两种舞蹈。在他的笔下有本国各民族的,也有国外许多国家的舞蹈,其表现范围的广泛性为同行中所罕有。 然而,构成作品的吸引人固然不在于舞蹈品种的罗列,重要的是他敏感到别人没有的感觉到的东西,善于发掘出舞蹈美的特质,找到了表现舞蹈美的钥匙。他以描写独舞最为突出。通过个体形象来表现出不同个性;西班牙舞的奔放豪迈,节奏快速;日本舞的缓慢柔和;朝鲜舞的优美舒展;西藏牧展之舞的强劲粗犷……,形象都极为鲜明,是精妙洒脱、以少胜多的典型。
  舞蹈是时空的艺术,它本身有速度、动作、姿态、节奏与表情。在这许多因素中,动态是其中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形体的捕捉尤显重要。但是我国传统的绘画中,对人物形体的表现没有足够的重视,常被那宽袍大袖的衣饰所掩蔽,与西方绘画比较,就显得逊色。晋·顾恺之说:“ 四体妍媸,本无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明显地肯定对眼神描写的重要性和漠视了形体的表现。而在西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大师米开朗琪罗,在《创世纪》里,就创造了体格健美的亚当;在《最后审判》这一名作里,更是通过许多人物的体态去深化作品的主题。十九世纪的农民画家米勒在《拾穗》与《晚祷》中就淡化了人物脸上的五官,却着意刻划形体动态,表现出那些质朴的农民内心世界。舞蹈人物如同一座座活动的雕塑,人们是在一定的距离中去欣赏,相对来说,形体、动态的表现比眼神更为重要。杨之光是具有极高品赋的画家,自然是知道形体动态是富于表情的。他常常细心观察,从大处着眼,尤得“观人之神如飞鸟过目,其去愈速,其神愈全”①的要领。善于发现优美形体构图的理想公式,不为细部而忽略美的总体神态。能从舞蹈的重心在于“稳与不稳”、“坠而复起”中揭示出人体运动的瞬间,使人产生出对它前后变化的联想,令有些舞蹈家观看后也觉得很有趣味。
  这些作品的另一成功之处,是他能将水彩的技法与传统水墨画的技法结合得水乳交融,使所画的形体丰满而有立体感。过去,他曾立下决心要“将传统的书法、大写意花卉的技法与西洋画运用色彩的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如同八大山人挥洒自如而又笔简意赅的人物画。八大侧重在水墨,而我则想偏重在色彩上做文章。”这一良好的愿望,终于通过他多年实践而得到了实现。他是在矛盾的两者中寻找统一,使水墨与色彩神遇而迹化。是以他笔下的形象,既不是他的前辈们的“单线平涂”,又不是西洋画那种多层次、多笔触的明暗画法。他是一笔下去就能分明暗浓淡,做到一点一个脸,一笔一只胳膀,即便是任意挥写,肌骨犹见。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每一种艺术固然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有共通的地方。所以总是会彼此影响、互相渗透和相互启迪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就因为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使他的草书受益。西方现代舞蹈家琳达·戴维丝则认为“从欣赏分析中国画、书法、雕塑的形式结构中寻求创作的动因,产生舞蹈的动态。”②杨之光则觉得画舞蹈人物就更能发挥中国画的笔墨、线条的性能。这许多年来他是在运用中国的书法用笔入画,力求将写意的笔墨与简洁明净的色彩融合起来,描写出变化万千的舞蹈形体,借助这些形体作为“支架”,来抒发他的审美情愫,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目的。他笔下的形象已脱离摹拟写生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个性化”的高级境界。尤以他那飘逸隽秀的行草笔法,更符合于舞姿的节律变化。这些线条无论是长短起伏、轻重徐疾、深浅浓淡,都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那轻舒如游龙的腰肢、变幻灵动的手势、飘忽不定的绸带与衣饰,使得它们各个部位都好像是接受了乐曲传递的信息,充分地显出“个性化”所造成的艺术美。
  对整体画面的架构。致力于向传统复归,保留着中国画的诗、跋、书、印相结合的特色,画上的题字、印监都力图与画面的舞姿相呼应,构成一个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平面空间。在美国时,曾被一位德国画家仿效,他居然在油画上也题上了英文的书法。由此可见,中西艺术是可以交流的。对我们自己的传统不必固定不变,更不要妄自菲薄。杨之光善于吸收借鉴,也勇于创造。他不会随便去否定优秀的传统,也不盲目地拜倒在古人、洋人的脚下。他有诗云;“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 可看到他对艺术创造的信念和自尊心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是坚定地走艺术与生活结合的道路,这固然是伟大时代赋予的客观因素,同时也得力于他主观的努力;他那非凡的勤奋和艺术天赋才能,终于把它的方法用活了。时至今日,他不独在主题性绘画方成屡获殊荣;在舞蹈人物画方面也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层面。无愧是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footer
 
关于我们   |   业务介绍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欢迎合作   |   广告服务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岭南文化网
地址:广州市水荫路34号大院   邮编:510075
电话:18028804136   传真:QQ:1404763950   邮箱:service@lnwhw.com
粤ICP备09074579号   企业邮局   网站管理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